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分享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座谈交流会暨人民网党建圆桌会

山东:创新举措 精准施策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径

2025年09月08日17: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22

图为山东省政府驻京办党委书记、主任兼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书记苑衍刚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座谈交流会暨人民网党建圆桌会上发言

党中央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具有流动性强、居住分散、工作时间地点不统一、分布领域广,就业形态灵活多样,尤其新兴领域流动党员增多,工作和生活需求多元等特点,流动党员的实际数量和动态变化难以精准掌握,给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很多流动党员难以及时有效纳入党组织管理。同时,流动党员又是党员队伍中一个富有活力、能够大有作为的群体。

新时代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实际上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使流动党员愿意积极参与到组织中来;二是如何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随时随地增强其党性意识和党员意识,使党的创新理论能够真正学懂弄通、入脑入心,使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名流动党员身上;三是如何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使党员本色彰显出来,使流动党旗高高飘扬。因此,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越来越成为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围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实践探索。2017年,山东省委决定依托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成立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负责统筹谋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全省在京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工委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法路径,深入实施“强基、铸魂、关爱、先锋”四项工程,聚力打造“流动党旗 齐鲁先锋”党建品牌,逐步探索出一条流动党员党建新路子。

一是抓组织架构。构建起省—市—县—支部四级组织体系,灵活设置功能型和实体型两类党支部,流动党员可以按地域、按行业、按商协会甚至按兴趣爱好,加入一个或多个党组织。

二是抓有效纳管。通过推行“四报”(流出必报批、流入必报到、日常必报告、返乡必报备)、“三找”(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建立流动党员管理信息数据库等,使流动党员应纳尽纳,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成为“永不断线的风筝”。

三是抓共建共管。与流出地建立“双向共管”机制,及时反馈流动党员表现,落实管理责任;与流入地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开展“街巷吹哨、党员报到”等活动,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抓。

四是抓学习教育。流动党员按“五同”(同研究、同部署、同标准、同检查、同考核)要求同步参加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特别是针对流动党员特点,实施“互联网+党建”工程,试点推广“电子活动证”,建立“E支部”,开通“空中大讲堂”,利用流动党员“微时间”“碎片化时间”打造“空中微课堂”“指尖上的党校”,及时推送学习内容,方便随时学、就地学。

五是抓功能强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政治生活,注重加强与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沟通联系,特别是选优配强“领头雁”,选拔有热情、有能力、敢于担当负责的流动党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并通过强化党建业务培训、派员指导等提升履职能力。

六是抓制度建设。先后出台《山东在京流动党员管理若干规定》《在京流动党员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务手册》等制度13项,推进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规范化。

七是抓服务优化。针对流动党员和务工群众面对的异地就业、就医、子女上学、法律援助、婚恋交友等具体问题,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北京分厅”、线上线下党群服务中心,组建京鲁医疗健康、法律两个专家委员会和志愿服务团,建设京鲁融通中心为流动党员企业家发展赋能,连续5年举办“缘定京鲁”“红雁鹊桥”活动。

八是抓奉献京鲁。在维护首都社会稳定一线,组建流动党员维稳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队,建立“1+N”联系机制,开展“我为首都添光彩”活动,在重大活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先后有20多名流动党员及多个集体获得表彰。在服务家乡发展前沿,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我为山东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等活动,组织返乡观摩、返乡任职对接会,挂牌山东人才之家、人才工作站、博士生联谊会,组建京津冀山东企业家联席会,感召432名流动党员回乡创业、146名回村任职,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九是抓争取支持。推动将流动党员工作纳入山东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和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纳入对市县考核内容,纳入巡视巡察和“三新”组织建设中。在“两优一先”评比中,专门给流动党员和党组织一定名额,并提供较为充足的经费支持。

在工作中,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得到了四点启示:一是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党建+”作用,始终用党的旗帜、党的组织把流动党员凝聚起来,把各类社会群体联络起来,把各方面工作统筹起来。二是必须采取多种灵活有效方式,切实增强流动党员党组织自身的号召力、战斗力,形成促进互帮互助、共同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必须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流动党员特点和现代人们工作生活实际的党组织管理方式和活动方式。四是必须充分调动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每位党员都有更强荣誉感和内驱力,以更好完成党组织赋予的任务。

(责编:李枫、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