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遵远 江亚男
2025年09月25日08:28 来源:中国军网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红25军组建于1931年10月。1932年10月,红25军第73师随红四方面军越过平汉铁路向西转移,第75师继续留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黄安檀树岗召开军事会议,分析当前根据地形势。会议决定重新组建红25军,由吴焕先担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开启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新阶段。
1932年12月中旬,国民党当局拟订“清剿”计划,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划为商(城)罗(田)和经(扶)黄(安)两个“清剿”区,采取军政兼施手段,企图彻底摧毁根据地。在红军主力、地方革命武装和当地群众坚决斗争下,敌人这一计划未能实现。1933年2月初,敌军决定延长“清剿”期限,并调整兵力部署,令第89师为“进剿”部队,并将原驻信阳以北铁路沿线的第35师调至新集。
1933年3月初,中共鄂豫皖省委总结两个月来的作战经验,认为虽然分兵活动对敌人造成一定打击,但战果有限,要彻底粉碎敌人大规模划区“清剿”,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歼灭战。基于这一判断,省委决定将红25军集中统一行动,以便在运动中捕捉和创造战机,寻歼孤立薄弱或突出冒进之敌。
3月4日,敌第35师第103旅205团、第104旅207团进占鄂东北苏区要地郭家河,严重威胁根据地安全。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25军首长在分析敌我情况后认为,敌第35师装备较差,战斗力较弱,又是新接防地,人地生疏;敌两个团进占郭家河,是孤军深入,离周围据点黄陂站、七里坪等都有一天的路程,不易迅速增援;红25军在近两个月的分兵活动中经过休整,士气高涨,求战心切,郭家河又是老根据地,群众基础较好。
据此,鄂豫皖省委和红25军果断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集中全军力量将敌人歼灭。红25军随即制订作战计划,由第74师和特务营攻击郭家河;第75师1个团在摸云山及其附近高地阻援和断敌退路,另1个团作为预备队。
3月5日夜,红25军在野鸡笼进行政治动员。军长吴焕先指出此战意义和取胜条件,号召全军指战员英勇战斗、消灭敌人,坚决打好集中兵力作战的第一仗。随后,部队连夜向郭家河开进,于6日拂晓前抵达郭家河东南戴家岗一带。根据敌情侦察结果,吴焕先令第74师以第220团及特务营从郭家河东北方向实施主攻,第222团从郭家河南及西南方向实施攻击。拂晓,第222团进至羊人岩高地,向敌警戒部队约1个营发起突袭。敌大部被歼,残部向郭家河逃窜。第222团衔尾追至郭家河南面,以1个营从南面佯攻,主力从西南发起攻击。郭家河守军以为遭到红军主力攻击,仓皇向东北方向撤退,企图逃往新集。此时,第220团及特务营已迂回至郭家河东北部,当即对敌予以迎头痛击,迫使其转向西北方向突围。敌人在此方向又遭到第222团尾追和地方革命武装阻击,被迫回窜,企图经白沙关逃回新集。最后,红25军将其围困于二道河东南洼地,经1个多小时激战,将其全歼。
战斗过程中,周围山上的地方武装和当地群众呐喊助威,使敌人陷于动摇和混乱之中,少数溃散的敌人被手持锄头扁担的群众俘获。此战,红25军在地方革命武装和当地群众配合下,以较少伤亡全歼敌两个团,毙其百余人,俘20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郭家河战斗是红25军重建后的首次大捷,是一次出色的歼灭战,鼓舞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斗志,震慑了发动“清剿”的敌人。此后,红25军又取得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队伍迅速发展到1.2万余人,成为参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的主要军事力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