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15:36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共产党员的担当,从来不是‘独占’,而是‘传承’。让更多人接过接力棒,让我们的‘种业梦’代代相传,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梦和地方品牌梦。”10月11日,在南充市仪陇县举行的川东北片区“担发展重任 当改革先锋”身边榜样研学活动现场,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原高级农艺师、“王家贡米”育种团队首席专家陈定全的这番讲述,引来阵阵掌声。
当天,来自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巴中5市的220余名党员干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高质量的党员教育之旅。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广大党员如何担发展重任、当改革先锋?这场研学活动给出明确路径:向身边榜样学习,从先进典型的奋斗足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
聆听“身边榜样”故事——
他用47年写好“一粒好粮”答案
“什么是党员的‘担当’?”面对台下数百名党员干部,陈定全用自己的行动作出回答:“担当,是群众需要时站得出来,是周边农户遇到水稻难题就想到陈定全。工作时,我是农技站站长,担当是推广技术、助农增收;退休后,我是一名党员,担当就是育好种子、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这番朴实的话语,正是他退休十年来的真实写照。2014年,本可安享晚年的陈定全毅然返回家乡——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投身于濒临消失的王家贡米品种选育。没有种质资源,他就自掏退休金,奔走全国收集资源;没有项目支持,他就把30多种水稻种在自家承包田,日夜观察、杂交实验,坚信“答案就在稻田里”。
2017年,坚守终见曙光。他成功选育出王家贡米1号、2号,被区里聘为首席专家并成立工作室,系统开展品种选育与推广。2020年,他主动参与航天育种,将百克种子送入太空。如今育种已至第六代,千余个理想株系渐趋稳定,进程大幅加快。
在他的带领下,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种植规模已达8万余亩,带动93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一粒米,一生情。陈定全用执着与智慧,让尘封的乡土瑰宝重焕光芒,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家乡的大地上。
“陈定全老师的担当,就体现在那一粒粒饱满的稻谷中。”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清江村党总支书记李菲在台下深有感触。她郑重写下心得:“作为一名农村党组织书记,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推动科技兴农,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
解码“榜样精神”内核——
他以青山为卷写下初心接力篇章
在四川万源,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峦叠翠。这里不仅是金雕、林麝等珍稀生灵的家园,更因一位老人而闪耀精神之光——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后来者的前行之路。
榜样的力量如何延续?达州精心创作的情景剧给出了动人答案。剧目生动展现了赵志海如何接过周永开的精神火炬,让守护青山的誓言在新一代身上焕发新生。
2009年,深受感召的赵志海从沈阳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毕业后,毅然投身这片绿水青山。“我是学生态学专业的,对大山有着特殊的感情。”怀揣这份初心,他主动请缨,驻守花萼山海拔最高的管护站。
面对建站初期的艰苦,他日复一日深入林海,系统摸清“动物植物基因库”的家底。他不仅是业务骨干,更主动突破“语言关”,积极促成林下种植产业,引导村民从“靠山吃山”转向“护山养山”,成功化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将青春献给青山,赵志海与妻子携手把家安在保护区,用专业与热忱践行着守护誓言。
榜样的力量不仅在于其事迹本身,更在于它精准地回应了时代的呼唤,为前行者树立了精神坐标。
“我们将深入挖掘赵志海等本土榜样的精神富矿,通过制作微党课、开展沉浸式研学等方式,推动榜样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万源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刘倢瑃说。
“赵志海同志将青春倾洒花萼山,用执着书写理想担当,令我深受触动。”仪陇县土门镇党委副书记吴开鑫表示,作为同龄人,他将学习赵志海同志高度的使命感与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初心、勇于作为,争当新时代的筑梦人。
书写“人人可为”答卷——
他们以实践赋能谱写为民篇章
这场研学活动的精彩,在于它将榜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了可知可感的实践智慧。
南充的街道社区干部以自身经历,讲述着“党建引领老旧小区蝶变”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新商管公司运营、建立“周三说事”机制,曾经的老旧街区焕发新颜,居民幸福感在点滴改变中提升。
广安以“川渝高竹新区破界协同 改革赋能”为主题,展现新区党员干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奋斗群像。从体制机制创新到要素协同配置,这群改革拓荒者用实践诠释着“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
巴中别具一格地采用“快板+说唱”情景剧,演绎着“化解诉求有力度、人民幸福有温度”的基层故事。社区干部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将“民生诉求清单”变为“幸福实景图”,在欢快节奏中展现为民初心。
榜样的力量在现场激起层层涟漪。邻水县疾控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袁维航感触很深:“我们要以改革为舟、创新为桨,勇立时代潮头。”
思想的碰撞,更催生着“人人可为”的行动力量。开江县淙城街道橄榄社区党委副书记张杰立即规划三项举措:借鉴南充经验破解治理难题,学习广安经验联动区域资源,传承榜样精神培育志愿队伍,以真挚服务托举居民幸福。
精神的火炬,正照亮更多基层干部的前行之路。巴中经开区时新街道双井社区党支部书记温琪表示,要将“为人民服务”融入日常点滴,南江县双流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孙杨则决心把张思德精神化为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
从老旧小区蝶变到新区改革破局,从民生温度传递到基层治理创新,这场跨越川东北的研学交流,让榜样的力量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余娜)
| 相关专题 |
| · 期刊选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